高速新闻

当前位置:首页>高速新闻>交通新闻>正文

康略高速公路系列报道① | 开辟陇原绿色新路

发布时间 : 2023-08-24浏览次数:0来源:甘肃交通运输【字体:

编者按:


  坚持科技创新,是推动交通强国甘肃实践的重要举措,也是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。近年来,全省交通运输行业以提升公路建设品质、融合产业开发、强化智慧服务、坚持绿色低碳为重点,通过科技创新探索质量提升新思路,努力建设优质耐久、安全舒适、智慧绿色、社会认可的品质工程。


  “甘肃交通运输”推出“康略高速公路系列报道”,展现康略高速公路项目在品质工程建设中的最新科技创新发展成果。



  S44康县至略阳高速公路是《甘肃省省道网规划(2013年-2030年)》中省级高速公路18条联络线之一,项目全线位于陇南康县境内。康略高速公路建成后将有效提升陇南市承东启西、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能力。


“零开挖”进洞守护一方净土


  康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,林木绿化率高达74.3%,被誉为“陇上江南”“陇上西双版纳”。如何在建设过程中,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,是康略高速项目建设者着重考虑的问题。


  沿着项目施工现场一路走来,所有隧道的洞顶和边坡植物几乎没有受到破坏,和周边环境融为一体,从高空俯瞰,也很少能看到裸露的黄土和垃圾。


  康略高速项目分公司工程技术部部长杨涛介绍说:“我们针对康略高速桥隧比例高(73%)的特点,多次组织专业人员对隧道进洞方案进行优化,按照‘一洞一方案’进行专项策划,全线8座隧道30个洞口基本实现了‘零开挖’进洞。”


  建设者们紧扣“最小的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”原则,尽量减少施工对山体的扰动,洞口山体植被保护到位。对清表的腐殖土集中存放,在边坡、便道、路口处植树种草。施工中,对隧道洞渣进行生态化处理,将强度达标、质量合格的洞渣经过加工后,提供给附近兄弟单位使用,对不达标的洞渣用于施工区域软基换填,实现了施工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赢。


  与此同时,为减少扬尘,还在施工区域内设置了雾炮机、洒水车、电子除尘设备装置、粉尘监测仪。混凝土拌合站设置洗车台,配备喷淋系统,对拌合楼进行全封闭,运输车辆实行全覆盖,并将清洗沿线道路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常抓不懈。桩基施工利用泥浆箱储存泥浆,施工结束后把泥浆统一外运至弃渣场,有效杜绝了对施工现场的污染,守护了一方“净土”。


“永临结合”力促资源节约利用



  康略高速项目一方面通过生态选线、环保选线、安全选线等多种手段,尽可能减少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。另一方面,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,要求各参建单位的临建工程始终坚持“以租代建”的原则,主导策划利用项目沿线现有房屋和服务区、收费站、立交区等红线内土地,按照集中设置工厂化钢筋加工场、桥梁预制场、混凝土拌和站的“三集中”原则,建设生活区、办公区、钢筋加工厂、拌和厂、预制厂等“两区三厂”。并以临时需求为导向,按照“先临后永,永临结合”的原则,将临时电力线路与永久电力线路相结合、将施工便道与乡村道路相结合进行先期建设等措施,极大地减少了对当地原有环境地貌的破坏,同时降低了征地补偿、场站建设及后期恢复费用,累计为项目节省资金950余万元。


  项目途经的康县东服务区,占地200亩左右,产生的污水量也很大。传统的污水处理设施是对污水进行简单的沉淀,再进行抽排拉运至固定地点,无法利用,且抽排拉运量巨大。针对服务区内植被覆盖率高,绿化用水量大的特点,康略高速在服务区内安装了以“A/A/O+MBR”(厌氧/缺氧/好氧+膜生物反应器)为核心工艺的污水处理设施,对室外给排水管网进行优化,实现污水处理后再用于场区绿化及道路浇洒。在实现服务区污废水零外排的同时,对场区内水资源进行再生利用,将绿色公路资源节约利用的理念贯彻到底。


  此外,项目建设者还分阶段试点引进纯电动装载机。现阶段在隧道出渣作业和拌合站上料作业中,单台设备年省油费超过25万元。结合隧道管理信息孤岛化严重的特点,主导研发的“隧道有害气体预警自动风机调频控制系统”已在全线应用,根据隧道内有害气体检测数据实时自动调整风机运行频率,自动启停风机,每台风机较常规节约13000度/月,累计降低耗能费用400余万元。


  康略高速项目建设者们表示,将始终秉承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以打造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的生态路为目标,全力将康略高速公路建成优质耐久、安全舒适、智慧绿色、社会认可的品质工程。